铭记历史,砥砺前行——2025年九三阅兵观后感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庄严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亿万观众中的一员,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通过屏幕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内心深受震撼,思绪万千。
历史回响,铭记峥嵘岁月
当嘹亮的国歌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8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不仅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敌入侵的民族耻辱,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阅兵式上,战旗方队展示的每一面战旗,都是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战斗的缩影,承载着抗日英雄的牺牲奉献。当这些战旗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交相呼应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英勇无畏的先烈们,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这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伟大,更加铭记了那段峥嵘岁月。
装备展示,彰显国防实力
阅兵式上,一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展示了我国国防工业的最新成果和国防实力的不断提升。从新型主战坦克到隐形战机,从远程导弹到无人智能作战系统,这些装备不仅代表了我国军事科技的最高水平,更彰显了我国国防实力的跨越式发展。
特别是那些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如高超声速导弹、战略导弹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军事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从仿制到引领的华丽转身。这些装备的展示,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实力,更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
精神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阅兵式不仅是对我国国防实力的展示,更是对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在阅兵式上,我看到了这种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徒步方队中,“抗战老部队”与“新质战斗力”的并置,构成了震撼人心的对比。狼牙山五壮士方队的斑驳旗帜,与人工智能指挥系统的冷冽金属光泽,在长安街上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对话揭示着中国军队的深层转型:我们从未忘记“白刃格斗英雄连”的牺牲精神,更以开拓姿态拥抱未来战争形态。变的是装备与技术,不变的是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
和平宣言,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阅兵式上,习主席的讲话犹在耳畔:“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阅兵式上展示的强大实力,是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实后盾,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共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
当17国仪仗队与解放军同台行进,当“珍爱和平”的标语与导弹发射车同框时,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使命。中国不仅在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战,也在为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而战。这种以战止战的和平智慧,正是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
结语
2025年九三阅兵,是一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盛典。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人民军队的伟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和使命。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将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我们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国防建设事业中去,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在铭记历史中开创未来,在珍爱和平中走向辉煌!
以下几种不同风格的 9 月 3 日阅兵感悟,你可以按需选择:
激昂振奋风
9 月 3 日阅兵,如历史与现实的激昂交响!战旗猎猎,似先烈英魂在呐喊;铁流滚滚,展大国强军之雄姿。铭记往昔峥嵘,更感今朝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护山河,让祖国永立世界潮头!
深情缅怀风
观 9 月 3 日阅兵,泪水与自豪交织。那整齐的方阵,是先烈们用生命铺就的通途;那先进的装备,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强国之盾。历史不会忘却,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将带着他们的期许,守护盛世,续写辉煌。
理性奋进风
9 月 3 日阅兵,是一场震撼的实力展示,更是一堂深刻的历史教育课。它让我们看到国家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伟大跨越,也让我们清醒认识到肩上的责任。未来,我们需以更坚定的步伐,在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奋勇前行,捍卫国家尊严与和平。
感谢您的来访,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