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九三阅兵观后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9月3日,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这场阅兵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展开,让我深受震撼,也引发了我对历史、对国家、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当新型主战坦克、隐形战机、远程导弹等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我仿佛看到了中国国防力量的磅礴气势。这些完全由国产主战装备组成的钢铁洪流,是我国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的卓越成果。从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西方技术封锁时的艰难仿制,到如今实现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中国军工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艰辛历程。每一件装备都凝聚着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彰显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正如军事专家所说:“真正的国家安全,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先进武器,有了覆盖海陆空的强大军事力量,这让我们深感自豪,也让我们更加坚信,中国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能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此次阅兵,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展示,更是我军军兵种结构崭新布局的精彩呈现。徒步方队中的“一老一新”格外引人注目。“一老”是抗战老部队,他们是历史的活化石,代表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承载着伟大的抗战精神。当看到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兵们坐在车上,用颤抖的手敬出军礼时,我的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无畏,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英勇与不屈。是他们,在民族存亡之际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是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功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一新”则是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体现了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的能力。当无人作战系统、人工智能指挥系统等新质战斗力集中亮相时,我看到了中国军队面向未来的转型决心。这种转型是整个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深刻变革,意味着中国军队不仅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更要在某些领域实现引领。
九三阅兵也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惨烈斗争的记忆,是中国人民从屈辱中崛起的历史篇章。无数英勇的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自由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前行。今天的和平,正是源自他们的鲜血与牺牲。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同时,九三阅兵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中国始终是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捍卫者。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深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只有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观看九三阅兵,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厉害了,我的国”的浅层感慨上,更应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国家“更厉害”。我们要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我们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努力在未来成为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九三阅兵虽然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这次阅兵为动力,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感谢您的来访,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