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以下是关于这一天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
-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美军“密苏里号”军舰,签署了投降书,接受日本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 1945年9月3日:重庆街头,民众欢庆抗战胜利,万人空巷。人们涌上街头、舞起巨龙,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不绝于耳。在延安,两万多人举行庆祝大会,入夜后,人们潮水般汇聚,秧歌队、腰鼓队尽情地奔跑、欢呼、歌唱、呐喊,火炬映红了波光粼粼的延河水和巍巍的宝塔山。
二、纪念日的确定
- 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决议的形式,正式确定每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 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 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出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日为9月3日。
-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三、纪念日的意义
- 铭记历史: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 缅怀英烈: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
- 彰显地位: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 表明立场: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 弘扬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感谢您的来访,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

© 版权声明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